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的生產融入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對產地環境進行嚴格監測和產品科學評價的同時,強調投入品使用減量化、生產操作標準化、過程管理精細化、生產模式生態化,既保證了產品質量,又促進了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提高,走出了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融合發展的新路。
“綠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綠色有機農產品的平均價格增幅在20%以上?!睆埲A榮說。
據介紹,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具有共同的特征,實現全程標準化生產模式,環境有監測、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堅持質量、標準至上,嚴格審核認證,加強證后監管,健全風險預警機制,確保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
“綠色食品和農產品不僅能夠給消費者帶來高質量的需求滿足,同時也保護了環境,企業也因此建立了值得信任的品牌?!眹沂袌霰O管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韓建平說。
品牌是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高的重要載體,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財富創造的倍增器。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出臺了《關于加快品牌強農的意見》,提出重點培育一批全國影響力大、輻射帶動范圍廣、國際競爭力強、文化底蘊深厚的農業品牌,打造300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500個企業農業品牌、1000個農產品品牌。
企業通過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增加了企業和農民收入。通過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等品牌疊加、雙輪驅動,培育了一批大而優、小而美、“土”字號、“鄉”字號等產品和企業品牌。有關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對綠色食品品牌的知曉率達到73.5%,忠誠度達到60%。
張榮華指出,中國正在進入由數量消費向質量消費、由商品消費向品牌消費的過渡階段,廣大消費者對安全、優質、健康、營養的農產品和食品需求,不僅是共性需求,也是剛性需求。近幾年,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消費市場越來越大,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的發展規模隨之不斷擴大,品牌公信力、美譽度得到高度認可,呈現出生產消費良性互動、線上線下銷售兩旺的發展態勢。
不過,張華榮也指出,當前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仍存在顧慮,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標志認證登記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綠色食品具有專有性、排他性,無法授權使用。作為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形式之一,農產品地理標志通過實施地標保護,明確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合法標志可成為維權保證和打假治劣的有效手段。目前,中國綠色食品標志商標在11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注冊,受到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保護;同時,有35個農產品地理標志列入首批中國和歐盟地理標志互認名錄,受到歐盟法律的保護。
張華榮表示,今后一個時期,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工作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主攻方向,推進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146號上和置地A座 777室
電話:0451-87991788